微速讯:中国好人丨海南文昌94岁退休老教师符国仲:躬身续教业、赤心报桑梓

2022-10-24 08:03:26 来源:中国网教育

乐观开朗、精神矍铄的符国仲老师。

编者按

◆ ◆ ◆◆


【资料图】

退休老教师符国仲举家捐资1000万元助学办学,被当地几代人传为美谈。

94岁的符国仲老先生是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宋六村人,在家排行第三,当地群众亲切地尊称他为“三公”。他是文昌师范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当乡村小学教师 32 年,于1980年退休。中央文明办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评选,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1人(组)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光荣上榜。此次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名单中,符国仲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

94岁退休教师符国仲举家捐款1000多万元,奉献家乡教育事业,中央文明办给符国仲的颁奖词是:虽然退休40余年,但走下讲台的他却一刻都没有真正离开过曾经耕耘过的园地。这位将教育视作生命的“教书匠”,用他的言行影响着身边无数人。数十年间,他筹集善款1000多万元用于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帮助无数学生圆梦,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三公”。2022年符国仲被评为“感动文昌”十大人物。

心系教育事业 传承好家风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符国仲老师最开心的事。

——

个头不高,满头银发,腰板硬朗的符老退而不休。他念念不忘党的教育事业,心系广大青少年,时常牵挂着家乡的教育,惦记着寒窗苦读的学子。

作为热心教育的人,一生奉献教育,他通过发动其胞弟、胞妹及其儿女等十几位亲人注资 700 万元,2006年创办“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在他心里,“办好人民教育”是矢志不移的课题,是人生最大的意愿。每当谈到有关教育的话题,总会勾起他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他少年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法供养他们兄弟几个同时读书,万般无奈之下其弟弟学业未成就辍学务工。符国仲勉强读完师范学校后便应聘从教,家里全凭其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他饮尽了苦水,尝足了缺失教育的痛楚,从而激发萌生“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教育才能成就未来”的信念。到了晚年,他的几位至亲都事业有成,家里经济较宽裕,为他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契机。

宋六小学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农村学校,现有学生 210 人、教师 16 人,如今校舍坚固、校园美丽,教学规范,教师为人师表,学生立德向上,年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取文昌市的重点中学。宋六小学被评为省级规范学校,多次受到海南省教育厅、文昌市教育局表彰。优异成绩的背后总会有人在付出,在该校任教29年的符老每日默默奉献于他所钟爱的宋六小学,终于收获了称心如意的回报。

宋六小学创办于 1958年秋,当时并没有固定校址、校舍,仅借用原宋六部队旧营房上课。直至1992年秋,符老看到他曾经从教过的宋六小学校舍已破陋不堪,校园窄小且杂草丛生,200 多名师生就簇拥其中,甭说还有什么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连一块像样的黑板和一间师生方便的厕所都没有。对此他想:这根本不像个育人的环境,不像孩子成长的乐园。于是他同热心教育的其他六人一起,成立建校筹委会,发动群众捐款购买原来解放军部队的大楼当固定校址。作为筹委会成员的他,动员其家族成员捐资 3.5 万元。

为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符国仲萌生了捐资助学的想法。1990年,符国仲召集家里人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会议。在会议上,家人都支持他的想法,共同捐了13.5万元。这些钱随后用于购买、修缮原有建筑物作为宋六小学的固定校址。

符老对故乡有着特殊的感情、难忘的眷恋,几经琢磨后决意以自己的点滴爱心托起宋六小学明天的希望。因此,他出资带领当年宋六小学校长远赴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找到自己的亲人,苦口婆心地诉说起家乡教育的现状和希望。首先动员其胞弟符国成和其他亲人共捐款 300万元。这时他的聚众人之力兴师办学、优化办学环境的信心更大、劲头更足了。而后,他又挨家挨户发动乡亲。被老人家的精神感动,一位位爱国爱乡的海外赤子也纷纷慷慨解囊注资助学。仅一个月时间又筹集了320万元,同时他获得宋六村干部和群众无偿划拨土地 30亩。有了资金和土地的保障,符老亲自带领宋六村十多位干部前往建校较好的其他小学参观取经,以扩大眼界。紧接着一场大刀阔斧的校舍改造、校园整治工程随之实施。

施工期间他茶余饭后总是少不了往学校里跑,不是找校长谈谈,就是在工地督工。在扩建围墙的时候,原规划为校区的一块土地,当地村民已在那里种上了椰子树,尽管椰子苗长势不怎么好,他还是担心发生纠纷,便吩咐挖掘机暂且停工,随后他直奔村长家及相关村民家商量此事。为了感化村民,他便自掏腰包带领村干部及相关村民一行10多人,到文明生态名校参观。回来后,该村民二话不说就迁移了自家的椰子苗,建校工程得以继续顺利施工。

此后仅几年时间,宋六小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重修装修两层旧大楼、8间教室、12间师生宿舍共1600平方米;新建以符国成名字命名的三层教学楼4间教室、一层凉亭共 400平方米;新建4套一房一厅的平顶房教师宿舍、一间图书馆共280平方米;新建男女教师洗手间、电气浴室各一间、男女生公厕各一间;新建 600米四周围文化长廊墙1段共长50米、大小校门三座、纵横水泥校道四条,大戏台一个以及绿草操场一座、操场篮球排球场跑道共 2400平方米。2002年、2012年先后两年荣获全省校容校貌二等奖。

创办“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 托举孩子们的求学梦

——

2006年,社会上物价日益上涨,符老意识到面对较高昂的学杂费很多贫困学子无法圆其求学梦,看到教育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家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他再次动员其十几位亲属凝聚点滴,注资 700万元创办“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筹措资金以胞弟符国成为主,具体工作由他操办。基金初期主要用于建设宋六小学,开展奖教、奖学、助学和宋六地区孤寡老人生活补贴。如每年奖给教师夏冬制服各一套、学生校服一套;每学期期终学区统考各班级学生学科总分成绩获前三名者、有关科任教师教学成绩显著者按照名次加倍奖励;“三好学生”以及优秀教师、班主任也每人都有一定的奖金;每年小考获重点名校文昌中学录取者,直至高中、大学一本,每年奖 10000元,其科任教师一次性以直接培养好一名学子者奖 1000 元;每年中考、高考,曾在本校就读并毕业的学生,考取文中高中、大学一本生,每年奖 3000 元。2006 至 2016 年十年时间获奖学金、助学金的学子共 66 人。符国仲老先生动员全家以及各亲属的捐资支持,现基金会共筹措资金已超千万元,为家乡、社会总捐资 1200万元。除学校基建外,通过奖教、奖学、助学而受益的青少年共200多人。2016年在文昌市关工委关爱福利会设立“符国成·关爱助学”项目,共出资20万元资助考取大学的8名孤困生完成四年学业。此外,还捐助文教镇教育慈善会 100万元。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符国成·关爱助学”基金会还资助宋六地区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增强农村与学校文化生活:儿童节资助儿童游园活动,增强儿童身心健康,团结友爱;每年出资4万元为21名孤寡老人送温暖,重阳节邀请聚餐、发红包以暖老人心;教师节期间邀请村委会全体干部和教师参加座谈会、会餐,以增进沟通思想、形成共识,大家齐心协力办好学校,保障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此外,还适当资助教师走出校门参观海南岛内外先进学校,实地听课取经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几年前,符老一接到海南省关工委“关于向贫困家庭少年儿童捐赠'爱心书桌’的倡议书”后,立即捐赠 20 套。

耄耋之年 慈善心回报社会

符国仲老师心系学生,退休后仍坚持研究教学。

——

虽然符国仲老师及其胞弟都是耄耋老人,但他们初心不改,于事业有成之后,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心回报社会。他常说:“我有较庞大的家族,全家30多人,我会教育好我的孩子、侄子及亲人们,鼓励他们在外办好实业,多多赚钱,继续办实办大’符国成教育慈善基金会’,为教育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退休后的符国仲老先生,他没有像一些人喝茶、打麻将,而是经常在校园里转悠。校园里欢声笑语的学生是他的心头肉,学生放学走过他的身边,都会礼貌地道一声“三公好”。

94岁的符国仲老师,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符国仲老师性格开朗乐观,精神矍铄,采访时,符老师满怀喜悦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条件太艰苦了,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真好,看到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看到教学楼宏伟壮观、校园绚丽多彩、景色宜人,看到学生勤奋好学,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文昌市的重点中学,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躬身续教业、赤心报桑梓。符国仲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为家乡发展不遗余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称赞。

符国仲对学校的发展慷慨解囊,却对自己十分吝啬。符国仲住的普通的老房子,日常开销非常节约。他平时很少在外面吃饭,即使在外面吃饭,也常常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从不乱花一分钱。

符国仲老师心系教育,关怀子孙后代,也关爱当地年岁大、家庭困难的老人。除了符国仲的弟弟对学校长期的支持帮助外,符国仲也多次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关爱老人,帮助孩子。除了心系农村教育事业外,符国仲还经常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经常给他们送肉,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买鸡买菜。有时候老人们想买东西,但是没有钱,符国仲就让他们把账记在他的名下。

符国仲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很多他帮助过的学生逢年过节时都会来探望他。对于自己捐资助学的行为,符国仲说:“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文化,所以我就重视学校教育,想叫学生们多读书,为国家多出力,为人民多作贡献。”符国仲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并努力践行着,他向村民承诺,即使将来他不在了,也要让子女将教育慈善事业继续做下去。

(文/雷后兰 通讯员 郑晶晶 陈婷婷 本文图片由海南省文昌市融媒体中心拍摄)

中国网| 来源

雷后兰| 作者

曾瑞鑫| 终审

中国网教育频道| 出品

News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