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看:果然有种|51年前三亚这个座谈会 开辟我国玉米单交种选育和应用新篇章

2022-12-14 20:48:51 来源:南海网

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展示了打造农业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60多万人次南繁科研工作者从全国各地不约而同来到海南,利用海南优越条件和丰富热带种质资源,开展作物种子繁育、制种、加代等科研活动。他们,用青春、智慧、汗水繁育出一批批优良种子。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近3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加代和选育,覆盖物种达40多种。南繁不仅托起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还在精神高地上立起丰碑。

为展现一代代南繁人薪火相传,持续接力托举中国饭碗的非凡历程,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果然有种·非凡南繁”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利声富

827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审。11月30日,看到农业农村部公告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吴景峰心潮澎湃。51年前,在三亚召开的全国“两杂”育种座谈会上的激烈场景不自觉再现脑海。

“近百人,经过三天激烈讨论,最终提出我国杂交玉米的选育和应用以单交种为主,从此开辟了我国玉米单交种选育和应用的新篇章。”回想起那次会议,吴景峰感觉像昨天才开一般,记忆犹新。

图为在海南种植的玉米。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座谈会 开辟我国玉米单交种选育和应用新篇章

冬季的三亚,依然暖曦,南繁育种专家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

“单交种是今后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的主要形式。”12月13日,在崖州区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基地负责人刘波指着绿油油的玉米对正观察玉米长势的研究生们说,选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更早熟、抗逆性更强的单交种是我们南繁科研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玉米单交种选育之所以成为我国玉米杂交种选育重点,得益于1971年2月在三亚鹿回头国家招待所召开的全国‘两杂’育种座谈会。”吴景峰说。

图为在海南种植的玉米。记者 利声富 摄

吴景峰说,我国玉米生产应用起于20个世纪20年代末,起步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比欧洲晚很多年。直到1967年,三亚南红农场成立后,广东、山西、辽宁等地科研单位的玉米育种科研人员纷纷来到海南进行育种加代,玉米选育如火如荼。

“1970年冬季,全国来海南进行玉米育种的单位和人员比此前增加许多。”吴景峰说,辽宁省为实现全省平均亩产200公斤目标,扩种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并从全国调购适宜的“两杂”亲本种子来海南扩繁和制种。在其影响下,北方以旱粮为主的省区市也都扩大南繁规模。一时间,全国作物南繁育种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但1966年,从国外引入的玉米双交种发生大斑病、减产后,我国玉米常规育种双交种、单交种、自交系,哪种方法才适合我国繁育成为热议?

1971年2月,原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三亚鹿回头国家招待所召开第一次全国“两杂”(杂交玉米、杂交高粱)育种座谈会。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加座谈会。”吴景峰说,那次座谈会,不少南繁科研人员还是食宿自理参加的。

座谈中,南繁科研人员结合本单位南繁和作物育种实际,就今后我国玉米、高粱杂交育种和生产用种方向任务展开激烈探讨。“不少人举了几次手才抢到发言的机会”,51年过去了,当时座谈会热烈程度吴景峰依然印象深刻。

经过三天多轮交流、讨论,南繁科研人员才基本上达成共识——今后,我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和应用,要以单交种为主,双交、三双、顶交及结合杂交种,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种植,充分综合利用,发挥玉米杂交优势的增产作用。

“三亚这次座谈会,开辟了我国玉米单交种选育和应用的新篇章。”吴景峰说,1975年,杂交种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0%左右。此后,随着玉米杂交育种研究技术的发展,全国玉米杂交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杀鸡取种 忍痛杀掉偷食种子的大公鸡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吃上一顿鸡肉是件很奢侈的事。就像南繁育种一样,一只大公鸡也承担着繁育下一代的任务。但在南繁科研人员眼里,一粒种子比一只大公鸡还要重要。在三亚召开的那次座谈会上,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吴东江向与会者讲述了一位育种科研人员杀鸡取种的故事。

图为南繁科研人员记录繁育玉米数据。记者 利声富 摄

当时,广东省农科院一位育种科研人员获得几粒非常珍贵的杂交种子。当他放在窗户下晾晒一会后,突然发现种子不见了。急得他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是好。

“是不是家里那只跑来跑去的大公鸡吃了?”经老伴这一说,虽然没办法确定,但那位科研人员宁愿错杀公鸡也不愿丢失好不容易得来的种子。

当科研人员和老伴抓公鸡时,偷吃的公鸡哪能乖乖就范?夫妻俩在院子里追了好几个来回,总算抓住大公鸡。

果然,当科研人员剥开大公鸡的嗦囊时,发现了那几粒尚未被消化的种子。

后来,正是丢失的这几粒杂交种子,经过加代分离后,选育出一个优良品种。

多次更新换代 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贡献占到45%以上

“事实上,三亚座谈会前,我国玉米单交种已取得一定成果。”回想起我国玉米繁育历程,吴景峰感慨万千。

图为南繁科研人员晾晒繁育的玉米材料。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我国玉米育种科研人员培育的第一个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几乎与美国第一个单交种同时育出。这个由河南省新乡农科所张庆吉、宋秀岭等科研人员繁育的成果表明,我国杂交玉米育种水平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65年至1978年间,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市推广,创造了亩产608公斤的纪录。

也是从“新单1号”开始,我国杂交玉米逐步从双交种进入单交种。

“20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各种作物都加强了南繁育种工作,特别是对优异种质的研究更为突出。”吴景峰说。事实上,我国玉米单交种应用于生产起步,当时已走在欧美前面。那时,并没有任何外国模式可借鉴,完全是靠南繁科研人员自力更生,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

“从1971年第一次全国‘两杂’座谈会,到第六次玉米单交种更新换代,无论是国家奖励的领军品种,还是国家或各省市区审定后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其选育过程中,都有育种加速环节——南繁。”对于南繁的作用,吴景峰深有体会。

玉米,是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5%,其产量接近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12月12日,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新鲜出炉,在6865.3亿公斤粮食总产量中,玉米产量2772.05.1亿公斤,比2021年增长1.7%。

依托南繁育种及科技创,目前,我国玉米种植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玉米单产从2001年的313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的421公斤/亩,玉米育种对单产水平的贡献占到45%以上。

“现在看来,1971年在三亚召开的座谈会没白开。”当时主持座谈会的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任志说。

当然,南繁功不可没。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