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翟虎渠、谢华安、李家洋、孙其信、万建民等30余位国内外院士齐聚一堂,分享全球最新种业技术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深化种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看!南繁上新
彩虹西瓜、“南香丝禾”……
(资料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家研究30年的高端彩虹西瓜在三亚崖州上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选育的水稻在陵水试种喜获丰收、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培育的70多个菊花品种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内已挂满花苞……
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就地转化在海南培育的菊花。记者 利声富 摄
与会嘉宾、观众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参观。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记者从1月5日举行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获悉,目前,海南正充分用好南繁资源,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
据了解,目前,全国29个省区市400多家南繁单位均在海南设有科研育种基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约800家单位,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8000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南繁基地的沃土上收获科研硕果。
南繁硕果累累,该如何在海南种下南繁成果,收获南繁红利,推动海南热带高效农业提档长级?
“加大南繁市县农业结构调整,将热带种子种苗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在1月5日举行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领袖峰会上,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就海南如何充分用好南繁资源,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
“我们种植的首批彩虹西瓜已售罄,许多人都问第二批瓜啥时候上市。”谈及南繁成果就地转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三亚崖州区崖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喜形于色。
崖城村种植的彩虹西瓜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新品种,其甜度高、果汁足、果肉脆香。
彩虹西瓜。
“‘南香丝禾’是根据陵水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而成,非常适合陵水地区种植。”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指着地里生长旺盛的水稻介绍道。
已成熟,待收割的“南香丝禾”。记者 利声富 摄
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后,充分运用南京农业大学拥有全球最大菊花种质资源圃、育种团队自主培育400多个菊花新品种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着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菊花团队在崖州区坝头村基地试种60多种菊花品种。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菊花团队在崖州区坝头村基地试种60多种菊花品种。
谈及如何充分用好南繁资源,开展南繁种业成果就地转化,推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曹兵认为,首先要依托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带头作用。
目前,三亚南繁科技城集聚了30多家国内外顶尖种业机构,600多家种子企业,1000多名科技人员,近2000名研究生,这也是海南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档升级的“宝库”。
其次,充分利用“新奇特优”南繁成果,形成“首种优势”,通过引进优质新品种,持续提升成果转化,促进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健康发展。
海南荔枝如何“笑傲江湖”?
果农忙着采摘丰收的荔枝。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如何改变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单一、产期集中、销售压力大等问题?
记者从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获悉,海南正收集荔枝种质资源,并开展早熟、优质、丰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荔枝品种选育。目前,已选出11份特早熟株系,并在海口、陵水等5个市县试种。
荔枝产业是海南重点发展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之一,是我国荔枝生产的最南端产区,也是我国荔枝最早上市的区域。
相同的品种,海南荔枝果实成熟时间比广东、广西等产区要早15天至30天。但海南荔枝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妃子笑占90%,白糖罂、紫娘喜、无核荔等只占10%。而且,妃子笑、白糖罂大量集中在每年5月上市。
妃子笑。
“海南的气候决定了早熟是其特点,如何更好地发挥海南荔枝的早熟优势,是海南荔枝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1月5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领袖峰会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说。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雷州半岛等产区的荔枝成熟期提前,从而削弱海南荔枝的竞争力。再加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熟荔枝的成熟期与海南荔枝产期相似,这对海南早熟荔枝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开展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荔枝品种选育,是调整海南省荔枝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早熟区位优势的重要措施。
海南作为热带水果种业汇聚地,还承担着热带水果育种的担当和使命。为此,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正开展荔枝种质资源收集,并创新利用。在澄迈等地设立海南原生荔枝资源圃、荔枝种质资源保护海南创新基地等。目前,已在全岛范围内观察记录优异和特异荔枝资源600份,保存资源400余份。
黄正恩说,海南在30年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中,主要收集早熟特早熟荔枝资源、海南原生荔枝资源。目前,海南荔枝种质资源圃保存荔枝核心种质364份,其中特早熟系列25份、大果型系列31份、青皮系列6份、焦核或无核系列10份。
据介绍,海南热带水果育种已从农民自选转变为分子育种阶段。开展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海南共保存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25份,成熟期比妃子笑提前30天以上。目前,已筛选出“早桂1号”“楠西早生”“桂早荔”等11份特早熟优良株系。
“根据全国荔枝产业发展要求,海南需培育出特早熟、易成花、好管理、优质、丰产、稳产的荔枝新品种。”黄正恩说。目前,海南已在海口、澄迈、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设5个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基地,面积380亩,为海南荔枝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打下良好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通过实生选种的荔枝不仅在海南落地生根,也在广东、广西等国内其他荔枝产区有着良好适应度,体现了海南有着成熟的热带水果育种创新体系。
海口火山荔枝王果大色鲜。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
海南一团队获奖
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典礼。记者 利声富 摄
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期间,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在三亚颁奖。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其中,海南的曹兵(研究员)团队获奖。
由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和大北农集团共同设立的“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主要奖励在植物、动物、微生物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种业科学家和团队,旨在通过加大种业人才长扶持力度,支持他们潜心研究、精耕细作,从而形成产业吸纳人才、人才振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首届“种业科学家奖”获奖名单
水稻领域
谢华安(院士) 陈温福(院士) 李家洋(院士)团队
小麦领域
程顺和(院士) 赵振东(院士)
动物领域
黄路生(院士) 刘守仁(院士) 刘娣(研究员)
李俊雅(研究员)团队 文杰(研究员) 康相涛(教授)
园艺领域
方智远(院士) 李玉(院士) 兰思仁(教授)
其他领域
喻树迅(院士) 盖钧镒(院士) 郭三堆(研究员)
李登海(研究员) 赵久然(研究员) 牛天堂(研究员)
曹兵(研究员)团队 王天宇(研究员)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