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将低温球囊探入支气管,精准找到迷走神经富集区域,启动冷冻模式,将液氮输送至导管前端的球囊,液氮释放,靶向迷走神经迅速降温……今天,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介入中心,46岁的重度哮喘患者张先生顺利接受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BCD)。
【资料图】
这台手术顺利完成也标志着BCD治疗重度哮喘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旨在评价这项世界首创BCD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成进入临床使用的最后一公里。
张先生于五年前开始发作哮喘,逐渐加重,找到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强时,已辗转多家大医院,彼时他的肺功能非常差,走几步路便开始大喘气。
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近年来,我国哮喘防治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有10%-15%的患者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控制。
“张先生就是此类患者,这部分重度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频繁就医或住院,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李强主任介绍,生理状态下,肺部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平滑肌和腺体的胆碱能受体上,维持气道的正常张力、粘液的分泌以及纤毛的摆动。这也就意味着,干预靶向迷走神经即可缓解哮喘症状。
目前在临床上,射频消融是进行靶向迷走神经干预的常用术式,但其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以及可能导致穿孔、肉芽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比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术后不易形成疤痕,对周边邻近的正常黏膜和软骨影响更小,还可以有效抑制肉芽成长。”李强主任解释,冷冻消融更适合用于肺部迷走神经消融。因此,在支气管迷走神经富集的区域,采用冷冻球囊的方式开展去神经术可能更加安全和高效。
基于此,2018年12月,东方医院呼吸医学中心团队创新提出BCD治疗重度哮喘的技术方法——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采用低温球囊对支配双侧支气管以及肺部的迷走神经实施冷冻消融,以实现对兴奋性异常增高的迷走神经进行阻滞,进而治疗重度哮喘。
24个月,65只羊,在体动物实验验证了BCD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明确了相关技术参数。基于临床前研究的可靠结果,2021年2月1日,东方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完成世界首例BCD治疗重度哮喘的手术操作,手术安全性良好,术后随访疗效确实。
截至目前,东方医院团队已经单中心完成了15例重度哮喘患者的BCD治疗和为期1年的随访,取得了良好的初步临床疗效。
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运动耐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同时多数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用药次数明显减少,且无明显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初步临床结果已经证实,BCD治疗方法可安全、有效改善重度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有望为重度哮喘患者提供新的微创的非药物治疗选择。”不过,李强主任也明确表示,该术式并非一劳永逸,随着迷走神经损伤的修复,对哮喘的治疗效果会逐渐减弱,但该手术可重复进行,无次数局限。
记者获悉,目前BCD治疗重度哮喘已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注册,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下一步,团队还将开展BCD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探索研究。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院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