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教授”的真菌缘

2023-09-09 13:28:46 来源:腾讯网

新华社海口9月9日电(记者王军锋、郭良川)“这个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鸡油菌属物种,过去我们在雨林里没发现过,所以要把标本采下来。”近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野外考察时,曾念开指着一片细细矮矮的白色真菌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自福建的曾念开今年45岁,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大型真菌资源、分类和人工栽培等领域的研究。他也因此被学生称为“蘑菇教授”。

9月7日,曾念开在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2001年,刚到海南工作不久的曾念开在尖峰岭第一次接触热带雨林。他发现大家对雨林里的动植物研究较多,但对真菌知之甚少。“我拿着一些蘑菇的照片请教别人叫啥名字,几乎都答不上来。”曾念开回忆说,他便下定决心自己研究。

20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之余,曾念开争分夺秒到野外采集标本。“当时还没有条件自驾或租车,就先坐中巴车到市县,再转车到山脚下,最后搭乘当地的三轮车、摩托车或拖拉机上山。”曾念开说,“一个人到山里考察还是有些害怕,手机经常没信号,有时还会被鸟忽然飞起的声音吓到。”

家里人也很担心他,害怕他被毒蛇咬,或遇到山体滑坡、落石等。“虽然困难很多,但作为一名学者,要做好这方面的科研必须坚持到野外,其实我在野外很快乐,跟蘑菇带来的惊喜相比,这些困难都不算啥。”曾念开说。

9月5日,曾念开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进行野外考察。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2013年,曾念开迎来了自己参与命名的第一个真菌新物种。“给物种命名是生物学科的基础,就像我的护林员朋友说的,‘你都没有名字,我怎么跟你交朋友?’”曾念开说,“话虽浅显,但很有道理,如果一种真菌连名字都没有,我们怎么去保护它、研究它、可持续利用它,怎么能认识到真菌在整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手绘真菌的显微结构,是曾念开在进行大型真菌分类研究过程中要求研究组工作人员和学生必备的技能。“手绘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记录‘孢子’‘囊状体’这些重要的结构,为下一步的物种鉴定打好基础。”曾念开说,“对着显微镜去量孢子,有时要量100多个,大小都是几微米,要非常细心,浮躁的话就量不准。”

今年暑假,曾念开带几名硕士研究生到浙江、福建等地进行了1个多月的野外考察。“每天起早贪黑,上山采集的标本大概有八九十个,晚饭后要抓紧进行形态记录、烘干等工作,经常要干到晚上10点或更晚,第二天又得早早起床。”曾念开说,希望通过野外考察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如今,曾念开还带领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栽培等科技创新延长海南特色菌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今年3月,他指导保亭毛感仙斛林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加勒比松林下试种了40余亩灵芝,截至目前,已收获近10万斤灵芝。

9月6日,曾念开在察看保亭毛感仙斛林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种的灵芝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如果说搞研究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是一种快乐的话,那么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是一种幸福。”曾念开说。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