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报!逃离寒冬,在海影节看完了全年佳片

2022-12-29 18:05:05 来源:不散

当十二月的东北已是白雪皑皑,远在南边的三亚还是椰风阵阵。伴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年底国内的重磅电影节——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终于来给这一年收官。


(资料图片)

作为疫情政策放开之后的第一个电影节,这届海南岛电影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电影行业的寒冬似乎终于要结束了

疫情政策松动后,新闻里说三亚的机票搜索量暴涨300倍,而这其中一定有我。为了能第三年去三亚看电影,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在金鸡影展之后「滞留」在厦门半个多月,只为直接从厦门飞到三亚赶赴下一场饕餮盛宴。

01

开幕片祝你平安

坐在电影节开幕片《保你平安》的现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有人举着单反,有人挂着工作牌,还有久违的朋友们相聚。电影映后,主创们都很激动,大鹏脸上是强装的镇定,制片人陈祉希则是难以自控的激动,她眼含热泪地说,好久没在电影院看到这么多人了。起来交流发言的观众也是充满感怀,外面是下过雨充满凉意的三亚,爱电影的人此刻聚集在影厅里抱团取暖。

听火锅店的老板说,三亚好久没有这么冷了。一股自北向南的寒潮席卷而来,为电影节开启了一个并不像三亚的开场。而《保你平安》这个颇有祝福意味的片名,也仿佛在祝愿着影迷、电影以及电影节。

02

展映片采珠拾贝

今年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邀请了非常专业知名的马可·穆勒先生,于是发布的片单充满了豪华感,展映的片子仔细深究可以查到是来自于戛纳、威尼斯、柏林、洛迦诺等知名电影节。仿佛是打包了戛纳、威尼斯等片单,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国际电影节的大餐。

片子也是真的契合了「采珠拾贝」的精神,未必是那种大热门的是枝裕和、朴赞郁等名导新作,却仍有拉夫·迪亚兹、保罗·施拉德、法提赫·阿金、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等大师的新片。片子未必那么热门,却是有心采撷影展遗珠的影迷首选。

今年我在海南岛电影节上共看了36部电影,其中有6部电影是4星以上。作为打分比较严格的影迷,这个观影佳片的比例已经是非常高了。《片场风云》《德国有嘻哈》《交错卢森堡》《晒后假日》等影片都呈现了令人无可挑剔的气质。

03

打分团押中奖项

不散鉴片团今年邀请了二月鸟语、法兰西胶片、鲸鱼君、君伟、李一凡、刘小黛、路支羽、秦婉、无念、西楼尘、胤祥、圆首的秘书、张劳动等13位影评人、媒体人、资深影迷加入打分团,应该是本届电影节唯一的民间「场刊」, 鉴片团专门对新片打分,也为本次影展的影片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参考。

不散鉴片团·最终评分表

今年仍有幸成为了不散电影节鉴片团的一员,与各位打分团的老师经常在影院相遇,大家讨论电影,在群里分享评分,因为意见不同也会有调侃和争执,可以说为电影节提供了更强的参与感和乐趣。

巧合的是,斩获金椰奖最佳影片奖的《迷雾中的她》,在不散打分团的影评人眼中也是主竞赛单元最好的电影,以8分登顶。而主竞赛单元还爆出了2.3的最低分,来自电影《乔治娅》。这也是让所有成员自由打分,不加干涉的结果。

《片场风云》则是被全部13位影评人打分,堪称本届电影节最受关注的电影。展映单元部分中,也有多部电影以8分并列第一,包括大鹏导演的开幕片《保你平安》(也是评分最高的华语片),以及韩国导演洪常秀的新作《塔楼上》等。

聊一点小花絮,在闭幕式颁奖时我个人最偏爱的《片场风云》颗粒无收,毒奶失败。而长达4个小时的阿根廷电影《迷雾中的她》获得了大奖,也和打分团最后的打分契合,简直是大家眼光独到的一种表现。

当然,奖项只是参考,打分也是参考,一部电影投射到银幕上,有的画面反射到眼睛里,有的片段闯进入了脑子里,有的感受烙印进了心里。

《花路阿朱妈》里中年主妇被陌生的韩国大叔问及自己会什么的时候愣在了原地,开始反思人生;

《交错卢森堡》里小伙在加油站见到久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后沉默着把车开走,直到父亲消失在视线;

《米仔睡着了》里身处异乡的母亲讲起那个被儿子扔在高山上等死,仍扔了一路松针怕儿子迷路的高丽葬故事;

《晒后假日》里女儿深夜醒来踩上父亲从土耳其带回来的地毯,记忆如潮水般回溯到11岁与父亲出游的那年;

《薇拉》里薇拉从床上醒来看到被洗劫一空的房间,只剩下那个她送出的豪华鹦鹉别墅笼子;

《乐土》里妻子一脸哀怨地望向丈夫,幽幽地对他说你还是看不见我;

《片场风云》里聋哑风尘女用手语对男人比划着说,我现在不要豪华的房子,只要你……

还有《保你平安》里致敬的「潇洒哥」赵英俊,《此情此刻》里因滑雪去世的加斯帕德·尤利尔……太多太多影片的情节片段出现在银幕上,进入了记忆里。它们都曾在海南岛电影节红树林的影院银幕上「复活」过,因为被观看,被影迷们带回去,某种意义上永存在了他们的心中。

如此想来,电影,真是一桩浪漫的事情。

04

电影节无限便利

今年的海南岛电影节从海棠湾回归到了红树林,第三年来海南岛,感受只有一个词,就是方便

因为地处红树林度假区里,观影、论坛、大师班都集中在同一栋建筑里。而旁边的酒店可以在观影间隙提供片刻午睡的方便,小吃街也有颇为丰富的各地小吃满足口腹之欲。甚至在离开厦门回东北的前夜,正在为落地后气温骤降而发愁,结果一低头就发现酒店楼下居然有商街正在卖羽绒服。

观影几乎可以做到在影院里转厅的无缝衔接,多厅的红树林影城为影迷转场提供了无限便利,这是很多国内其他城市电影节做不到的幸福感。同样是一天六场,但是疲惫感就会少了很多,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海南岛电影节的原因。

美中不足的是红树林影城个别影厅的放映效果偏暗,据说是设备老化,对低照度的场景非常不友好。很希望可以升级改造,才对得起这么精彩的片单。

今年36场观影体验总体也是好的,因为疫情影响导致观众骤减,场内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影迷交流群里二手转票也是出票的远远多过收票的。但是场内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遇到了放映事故和不文明行为会及时制止,关灯在字幕走完之后,容易剧透的导赏后来也取消了,内嵌字幕居多,外挂字幕也基本匹配,很多小细节做得都不错。

红树林影城在4、5号厅旁边的台阶上开辟了一个区域,有比较舒服的沙发座位。电影节头几天被满满的海报支架围挡住。我和小伙伴在观影间隙曾经去那里休息,还被工作人员友善地驱逐了,说这里是贵宾区域,只有嘉宾才能坐。

后来我发现围挡被撤掉了,再去小憩也不会有人打扰了。这好像一个电影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制度性走向人性的转变,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改变。

在红树林5号厅观影《司机的白日梦》散场之后,保洁阿姨面对偌大了影厅发出了感叹,她跟旁边的志愿者交流,说都怪疫情,不如前几年热闹了。她的叹息恰好被匆忙离场的我听到。

虽然人很少对电影氛围要求苛刻的影迷来说是某种好事,但是「人很少」对电影行业、对电影节来说都不能算是好事。一部电影最大的悲哀是无人观看,一场电影节最怕的也是没有观众,希望来年不会再有这样的叹息。

虽然有争议,也有很多不足,但是仍然敬佩这次海南岛电影节的勇气和魄力,策展人、工作人员都顶住了很大的压力,也有为提供更好的观影片单而努力。

电影节正式展映的前一晚是世界杯决赛,阿根廷的梅西捧起了大力神杯的时刻,全世界的球迷都为之欢呼。

我也因为熬夜看球在前几天观影时都昏昏沉沉,但是每次坐进电影院,每次参与电影节,都还是能感受到时间更厚重的「质量」。

原来一周可以变得这么精彩,这么丰富,这么充实,仿佛总决赛那场起伏跌宕的球赛。

当电影节落幕的时候,我们带着眼里的片段、脑中的记忆、心里的感受,继续去生活。或许在面对北国皑皑白雪的某个时刻,会猛然回想起12月三亚的暖阳、椰风,然后开始期待下次与电影相遇的时刻。

关键词: 保你平安 片场风云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