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季”:一群大雁向南飞

2023-01-17 18:13:27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插根扁担能发芽,插双筷子能开花”。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独特的光热条件让作物快速加代繁殖;它还是中国的“天涯海角”,苏东坡曾经在这里壮怀激烈、千年一梦。


(资料图片)

这就是华中农大水稻和玉米海南南繁基地,时值“南繁季”,南繁师生们正在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绿色水稻,功业千秋”。

董发明老师做田间“加代”实验(蒋朝常摄)

刘京都同学比较观察“加代”植株(蒋朝常摄)

隆冬季节的陵水县南繁基地四处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的椰子树下,张启发院士的上述题字犹显刚劲隽永。不远处,董发明老师和刘京都同学正在做水稻移栽实验,微风轻抚、一派繁忙。

“基地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常态利用、规范管理、整齐美观”……在田坎上,张启发院士和张庆路老师一前一后,一边观察作物长势,一边商讨基地的运行、管理和规划。

张启发院士在水稻南繁基地调研(肖景华 摄)

在“华墨香”品种选育田块,张启发院士俯身仔细观察着叶片和稻穗情况。他用手指在空中划过一个圈,叮嘱周围的人:“要利用好南繁基地,并以之为圆心在海南积极推进黑米主食化,做好米饭型全谷黑米品种的生产示范!”

一个细节,让张庆路过目难忘。张启发院士下车后不久便径直走到基地学生宿舍查看厕所卫生状况。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在他看来,基地乃立德树人、科研育人所在,细节决定成败。

水稻团队每位老师在南繁基地都分到了“责任田”和“自留地”。每到“南繁季”,他们如“候鸟”一般奔赴到这里抢抓气候和季节“窗口期”,开展科研工作。

熊立仲教授在水稻南繁基地调研(张庆路 供图)

“忙”,是南繁基地的“高频词”。熊立仲教授忙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蒋海潮、李旭和李春海等几位老师接踵而至,忙作实验材料和实验数据的“搬运工”;由于工人陆续请了病假,董发明老师决定“提锅上灶”,卷起裤腿在田地里一忙就是八、九天……

“农忙”场景比较清苦,但也不乏快乐。扯出秧苗、抖泥甩水、捆绕幼苗、放置标记,董发明老师一边动作娴熟地示范“加代”实验,一边与同事开玩笑:“小心我把你‘拖下水’(指下田做实验)!”。一旁的王师傅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水(田)里的教授可厉害了哩!”

张庆路老师在水稻田块观测华墨香长势(蒋朝常摄)

大田里,张庆路老师侧背着一个帆布口袋,仔细记录着稻苗的生长情况,虽然腰弯得都直不起来,但收起口袋那一刻他不忘自我夸赞一番:“看我的口袋,实验记录本、铅笔、绳子……别人说这是‘六件套’,我说它是‘百宝箱’……”

临近中午,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空气中杂含着雨水泥土芳香,霎时分不出这是热带还是江南。雨中,同学们正种植着自己的试验田——按照实验规定,他们必须深入种、管、收全过程。

水田实验,不可谓不艰苦。深扎水田、进退两难、动弹不得,前俯后仰皆是消耗、移动一步全赖体力。就是这样的工作场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

这已经是博士生冯玉涛插秧、补秧、标记的第三天,纵然辛苦,但自己仍觉充实:“看着秧苗一天天长大,幸福感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做的科研可能获得的成果、可能带来农业生产上的些许进步,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

“去年到今年,我一直在南繁基地,”博士研究生鄢宇调侃道,“去年12月23日来到现在,一直忙于播种和插秧,还有一块抗旱性筛选试验田,‘整整跨越两年’!”他说,最难忘的是跨年当夜,全体“南繁人”一起准备晚餐,基地格外温馨热闹!

雨稍停、微风起,劳作一上午的师生坐在基地的亭子中,一边喝着椰子水、一边凭栏眺望秧苗,“喜看稻菽千重浪”,好一幅惬意画卷!

“玉米冬成袅微香”

冬季的三亚南滨,太阳略显炙热,据说因为升温蒸腾,一颗南瓜苗一天可以长50公分!

在一家酒店门口,保安拦住一位“衣衫不整”的顾客——他头顶草帽,身着短裤、凉拖,唯一具有知识分子“标识物”的就是那副眼镜。幸亏他温文儒雅、言谈谦逊,保安这才让他进入屋内。

他就是玉米团队的邱法展教授。这是他到南繁基地的第八天,基地一线授粉、企业洽谈合作、酒店整理数据,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奔赴在基因组学设计育种前线——到了中午时分,他甚至连拔两口饭的时间也没有,直接冲向下一个玉米基地。

严建兵教授、邱法展教授在实验基地观察玉米叶片(蒋朝常摄)

武汉-成都-三亚-武汉,三天一万里,长途劳顿并未让玉米团队严建兵教授感觉到疲惫。“上次的单倍体怎么样了”“田间管理要更加仔细”“深入科研必须多读文献”……来到基地,他顾不得歇脚,直接走到田里与师生交流起来。

严建兵教授在田间观察玉米花粉(蒋朝常摄)

一株锈病玉米叶片引起他的注意,他们蹲在地里聊起了近年来的科研工作。他说,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导入方式,“一招制敌”攻克锈病——目前这项关键技术连同其他重要科研成果已经在海南国家生物育种专区中扩大试验。

一棵“歪脖子”野柚树下,严建兵教授和师生回忆起当年在树下幕天席地的过夜场景。他叮嘱师生,即便是野柚、即便遮住了阳光,也不要砍掉这棵树,因为“这是团队梦起始的地方,让它自由生长、见证我们成长”。

2011年,历经艰难,玉米团队在这里逐渐扎下根来,始有今日的模样。见证团队有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除了自带芳香的玉米,还有严建兵教授留学时从墨西哥带回来的大刍草,从玉米的祖辈父辈到它们的“叔姑老表”,它们在这里旺盛生长,为科研提供最原始种质资源。

李文强老师在田间取样(蒋朝常摄)

田里授粉、材料播种、叶片取样,不知不觉,李文强老师在基地工作了12个年头。说话满脸笑容、干事从容不迫,他每天都把手头上的工作当着全新的。他坚定地说:“希望发现更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距南滨基地80公里开外,陵水县玉米基地,刘永忠研究员正在伏案整理收集的数据。正要下地的他,准备好了在这里过第34个春节。

刘永忠老师在田间示范授粉(蒋朝常摄)

“南繁不等人,错过黄金期就意味着落后。”刘永忠介绍说,每年春节前后,恰逢玉米授粉的黄金期,他所在的基地就有25000个组合需要配种。为了赶进度,大伙儿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夜里,没有照明,师生们就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向前推进工作。遇上下雨的时候,大伙就到基地旁的小亭子里避避雨,见雨势收小便立马开工。

尽管配种量巨大,成功率却往往只有近万分之一。而正是靠着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刘永忠选育出了10余个国家级审定品种和40余个省级审定品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团队新培育的品种敦玉810深受农民喜爱,该品种不仅具有多抗、广适的优点,亩产量已能达到800公斤,目前推广面积已超千万余亩。

南莉莉同学在做田间实验(蒋朝常摄)

江山代有才人出,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基地。略显清瘦的硕士研究生南莉莉正在玉米地忙碌着,动作敏捷、干练迅速。她研究的课题是玉米开花期、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只见她拿着株高测量仪器,穿梭在高过她几个头的玉米田……

对于南莉莉来说,最感动的莫过在困难时胡佳军同学雪中送炭,帮她完成了360行玉米的开花期表型调查和部分材料的授粉。她说:“守望相助,弥足珍贵!”

“咔嚓!”只听见清脆一声,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喻动作娴熟地剪掉玉米花丝,并为其套袋、标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几年她都在基地度过,最难忘的事莫过师生在楼顶一起乘凉、喝茶,仰望星空、俯览玉米,期待来年的收成……

“从游”(蒋朝常 摄)

“本来想放弃你,你却半夜呼唤我!”就在记者即将发稿时,突然看到董发明老师朋友圈的“分享”。原来,这两天南繁基地突发洪涝、淹水严重,筑埂、排水、抽水,从白天到黑夜,他们奋战在试验田……

一群大雁向南飞,晴雨也无妨。毕竟,这里终究是筑梦的地方!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