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三亚到处都是东北人,有人将其戏称为“海南省东北市”或“东北三亚市”。
(资料图片)
有一段时间每年至少去一次三亚,有时是出差,有时是度假,感觉海滩上、景区里随时可以听到带有“小沈阳味”“宋小宝味”或“大碴子味”的东北话。
有的朋友觉得“大碴子味”是贬义词,其实不是,它只是表达一种语言的风格而已,广东人也经常调侃自己说的普通话是“塑料普通话”,香港人说普通话则被称为“港普”,典型的代表是蔡少芬。
其实三亚并非全是东北人,除了本地人,广东人和其他省份的游客也很多,但东北人说话普遍中气较足,加上口音独特,辨识度较高,给人造成东北人占比最大的错觉。
不过错觉归错觉,从现实来说,确实有很多东北朋友到三亚旅游和居住。
很多东北人在每年冬天来临之前搬到三亚,等到次年春暖花开之时离开,条件好的早就在三亚购房置业,条件差一点或不想受房子束缚的会选择租房,一般以三四个月为期,也不知道这些东北人从事什么职业,能够有这么多空闲的时间,印象中三亚的就业机会是有,但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多。
其实也不是所有东北人说话都有明显的“大碴子味”,印象中哈尔滨市那边的朋友就比较不明显,不过南方的朋友很难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差别,有时候把华北的朋友当成东北人也是有的。
外界把一些东北人冬天南下三亚的生活方式称为“候鸟生活”。
冬季的东北冰天雪地,但三亚却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12月穿着短裤短袖在沙滩上漫步毫无压力,这在东北人的老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唯一的优点是东北的城镇家庭室内有暖气,南方没有。
东北人南下三亚丰富了海南的族群结构,也让三亚呈现出北方气息。
椰林沙滩和东北文化结合在一起,确实很特别。
在中国人自己的地盘,只要被允许,想去哪就去哪,东北人选择三亚,说明这里各方面都很好。
由于三亚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城市,中心区域的物价提高了不少,部分东北朋友转移到相对没有那么热闹的北海,不过北海市冬天偶尔还是很冷的,夏天也比较炎热,好在有海风调节。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4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